100多年前,咖啡种子被带到中国,先后在台湾和云南扎根,经过上百年的发展,中国咖啡已经的全球范围内占据了重要位置。
据统计,截至2016年初,中国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,总产量14万吨,占全球总产量的1.5%.全球有70多个国家生产咖啡,产量超过10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约21个,中国是其中之一。
农业--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
中国咖啡有着上百年的历史,近年来,中国咖啡发展迅猛,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,都有着质的突破。
在中国,种植咖啡的省份主要在云南、海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上世纪60年代,我国咖啡种植是以海南为主,当时海南咖啡种植面积多达20多万亩,40年后的今天,中国咖啡种植以云南为主,海南的种植面积不足一万亩。
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,不仅有奇特多样的地貌和秀美壮观的自然风光,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,近年来,也因咖啡种植的发展,而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。云南有着适宜咖啡生长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,主要有德宏、保山、普洱、临沧四大产区,咖啡总种植面积高达177万亩,总产量13.9万吨,占全国的99%以上。
目前,云南咖啡近六成的产量来自普洱,截止2015年底,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已达75.57万亩,产量5.79万吨,咖啡出口到美洲、欧洲、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;德宏州作为“中国咖啡之乡”,咖啡面积发展至18.93万亩,产量1.77万吨;临沧市咖啡产业到2015年底,全市建成咖啡基地49.1万亩,产量1.69万吨;保山作为云南省咖啡产业化种植最早的地区,截止2015年末保山市也发展至18.77万亩,产量2.8万吨。
据了解,云南可种植咖啡的热区面积在500万亩左右,回望2008年,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35万亩,产量2.8万吨,短短8年时间,翻了5倍,作为中国最大的咖啡出口基地,咖啡出口创汇仅次于蔬菜、烟草,位列第三。云南咖啡发展之快,俨然已经成了中国咖啡的代名词。
追溯到中国咖啡的历史,不得不提到云南。1892年,法国传教士田神父在大理朱苦拉试种咖啡成功,从那时开始,朱苦拉村开始了咖啡种植,村子周围从此一直都被咖啡树包围着。这算是有史可考的中国大陆咖啡种植起源。
工业--产业发展跨入新时代
中国咖啡摆脱了以往专供原材料的形象,2008年,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(后称后谷咖啡)停止向雀巢提供原材料,建成了自己的咖啡深加工生产线,至此,标志着中国咖啡开始迈向工业化道路。2016年底,后谷20000吨咖啡速溶粉生产线即将建成投产,届时,包括之前的咖啡深加工生产线,共有33000的咖啡深加工能力,这将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咖啡深加工产业园。
中国咖啡已经有着上百年的种植历史,但咖啡工业的开启仅有20多年时间,中国最早的咖啡工业出现在海南,海南的力神咖啡建成年产325吨速溶粉生产线,国内更多三合一咖啡品牌都使用力神的速溶咖啡粉原料;由于产能有限、生产技术相对落后,力神咖啡停产;2004年开始,后谷咖啡投入及千万元研发经费,开启自主研发速溶粉生产线的工作,终于在2008年8月8日,建成年产3000吨的速溶粉生产线;2010年,后谷咖啡再次建设1万吨速溶粉生产线,同时突破了咖啡冻干粉生产技术,与全球知名的雀巢咖啡并列,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能生产咖啡冻干粉的企业;2015年,后谷咖啡再建设2万吨速溶粉生产线,预计2016年年底投产,新建的2万吨速溶粉生产线,实现了全智能控制,中国咖啡工业全智能化生产实现零的突破。
工业化程度在不断向国际化靠拢,紧跟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脚步,后谷咖啡作为云南唯一一家企业上榜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,也是中国咖啡工业企业唯一一家入选的企业,后谷咖啡跻身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,开启中国咖啡产业智能制造时代,也带领中国咖啡品质不断提升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市场--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
按照目前的市场数据来看,以中国、巴西、俄罗斯、印度、南非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目前消费咖啡占全球总量的20%,至2020年,这一比重将达到35%.
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新兴消费国之一,经济持续增长,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,生活品位不断提升,同时也具备了咖啡消费的经济能力,据统计中国咖啡消费年增长率在20%左右,远高于全球2%的增长率,业界人士预测,10年之内,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可达到万亿元人民币。
国内消费群体对咖啡需求越来越大,近年来,各大世界咖啡剧透纷纷抢占中国市场,国内咖啡企业也开始打造本土咖啡品牌,进行深加工,生产成速溶粉、咖啡饮料、现磨咖啡等咖啡产品。国内产咖啡远远不够未来消费空间巨大的国内市场,我国还需大量进口咖啡,咖啡进口量从1998年的1.39万吨增长到2015年5.92万吨,进口咖啡年均增长率约为13.7%.咖啡进口主要来自越南、印尼、美国、巴西、马来西亚和哥伦比亚等国家。
市场需求对国内咖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,云南作为中国咖啡大省,自然要当好产业发展的排头兵。跟随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云南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,不断在加强咖啡国际贸易。
2015年开通了首列“滇新欧”国际货运铁路专线,随后,又开通了“渝新欧”后谷咖啡国际专列,加强云南咖啡的国际贸易往来;2016年,滇渝联手共同打造重庆咖啡交易中心,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咖啡电子交易平台、咖啡(跨境)电商平台和咖啡产业链融资增信平台,建设全国咖啡交易结算中心和咖啡大数据中心。重庆咖啡交易中心的上线开业,将进一步完善中国咖啡产业要素聚集流转市场,必将提速中国咖啡产业跨越发展。
云南咖啡产业化发展目前经历了4个阶段:1952-1978年,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,种植咖啡供应苏联;1978-1988年,大部分的农垦系统尝试种植,这个阶段是个起起伏伏的阶段,同时也是摸索阶段;1988-2008年,1988年雀巢进入普洱后,云南咖啡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,这个阶段比较长为20年;2008年以后,从前30年专靠农业初加工、种植出口过渡到不仅有农业出口还兼容了工业(后谷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加工基地)、品牌,不断打造完善产业链的阶段。第四阶段是一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阶段,是咖啡种植面临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阶段,是国际贸易扩大与国内潜在市场挖掘的阶段。
因此,业界人士预测,2018年后,中国咖啡必将进入第五个阶段,中国咖啡消费势将迎来井喷时代。